钢铁佐证

—————省市工作组入驻济钢工作纪实

  数百万吨的钢铁产线如何安全关停?

  这样一个超大群体如何安置?

  职工群众生活秩序如何保障?……

  一系列重大问题牵动着济钢全体干部职工的心,更是省市领导所记挂的一件大事、要事。

  毋庸置疑,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必须圆满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那么,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如何实施的?近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不仅在破解难题中捕捉到一些鲜为人知的信息,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省市领导及工作组对济钢职工群众的关爱之情。

 

缜密部署保平安

  千万吨级规模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全线关停,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既无案例可寻,又无经验可鉴,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为确保钢铁产线停产顺利实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个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济钢产能调整推进工作组,下设了市发改委主任为组长的综合协调组、市人社局局长为组长的职工权益诉求协调组和以市信访局局长为组长的信访稳定组,三大工作组于20176月1日入驻济钢,实施现场办公,及时调度、解决济钢产能调整工作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并在山钢集团、济钢集团综合协调组、职工权益组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迅速展开工作。省国资委、市政府及历城区、章丘区、高新区全力支持,充分发挥国资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相关领导多次深入济钢调研,协调解决重点问题。

  入驻济钢的三大工作组其工作细到何种程度,从记者的采访中便可窥见一斑。自201762日开始,市环保局与济钢环保部负责人专门召开了三次方案监管协调会,制定出确保629日停产方案,并抽出51人参加了这项特殊工作。为加强现场监管,市环保局检查支队和三个处室主要领导靠上抓,强化信息报送制度,实行双线双向报送,确保信息畅通、指挥有序。同时,对焦炉、高炉、转炉等所有在线设备风险源点进行了系统排查,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施了情景推演,把整个风险点、危险源进行了全面监管。市检测站还对济钢实施系统检测,通过划片选点,共检测了54项指标,为停产前积累了准确的环保数据。因停产导致烟气放散,工作组起草了周边群众告知书,又登门走访,把道理给周边群众讲清楚,告诫如何做好防范,同时密切关注周边群众反映,加强舆情信息沟通。工作组从628日入驻济钢,至今没有接到一起投诉类事件,也没有接到一条有关济钢停产期间12345的热线电话投诉。

  在安全方面,省市领导更是高度重视,组织各职能部门召开了停产工作动员会,强调产能转换的第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安全停产。明确指示,要把安全工作做到位、想到位,用真情、用真心帮助企业做好安全工作。

   62971,安检局领导亲自挂帅,到济钢停产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工作,白天组织进程,夜晚一线巡视,并和济钢安全部门、山钢安全部门实施联合机制,每天一调度,每天一汇总,三家相互通报、相互掌握情况,每周五召开碰头会,分析存在的问题,现场解决隐患,建立起高效协调机制,并根据停产期,细致、完整地制作了135项安全预案。另外,安检局前期已对济钢的安全工作进行了调研,特别是对6处重大危险源点进行了辨识,停产之前,市安检局应急指挥中心又对救援预案实施审查,并进行了现场复查,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同时,在历城区安检局,山钢集团、济钢集团安全部门的配合下,形成联合执法检查队,对重点危险地段加强巡查,陆续停产后,对现场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确保了各个停产节点安全扎实地推进。

全力以赴保民生

  全线关停后,天然气能否及时对接市政管网,是关系到济钢职工家属保持正常生活秩序的关键。为此,自20169月份开始,市政府便围绕“四供一业”—————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物业展开总动员。首先解决济钢生活区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问题。市政府给“四供”公司下达指令,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济钢恰谈改造方案及资产移交协议。

  时不待我,在部分资金仍未落地的前提下,各施工单位已经全线开工,全力以赴确保职工家属正常生活秩序。

  济钢新村、钢城新苑是济南市最大的社区,也是全市最后一片焦炉煤气供气的区域。而燃气系统向社会移交又是“产能调整,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承接这项艰巨任务的济南港华燃气公司,按照市政府对济钢生活区燃气设施移交改造工作部署,提前半年便启动了前期准备工作。他们组织专业人员对社区管网进行了全面检查、维修、更换,由安检人员进行了气密性测试和每户炉灶设施系统的安检。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个危险性极大、责任心极强的工程,在置换过程中却是那样的悄然无声,并没有引起职工家属的恐慌和不安,也没有当做焦点、热点问题谈论不休,整个工程仿佛被大家忽略似的默默地完成了,没有给职工家属生活起居、出行带来大的影响。

   617204座楼,近13000户居民和16户工商业客户全部完成了天然气置换,为济钢服务了30年的焦炉煤气彻底告别了千家万户的灶台,家家用上了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天然气,至此,标志着燃气系统正式并入市政管网圆满成功。

  当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薄涛,济南港华燃气公司总经理孙学军来到济钢新村西区一居民家中开启炉灶,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人员安置关系到职工生计,是最关注、最敏感的问题之一,济钢产能调整成功与否,职工安置被列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市领导作为头等大事,怀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真实情感,充分理解广大职工的心情,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诉求,并从安置渠道上,采取了企业内部安置、政府安置、随产线转移、解合帮寻单位等多种方式,同时,筹划启动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符合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的新项目,既解决了企业转型发展问题,又较好地提供了更多安置岗位。所设置的14条安置渠道,基本实现安置渠道对不同群体的全覆盖,安置岗位对人员的全覆盖。

  全市共开发了4600个岗位,其中,轨道交通提供了1500多个岗位,经过一二轮的预报名,仍没有满足需求,市区相关部门又进一步协商,轨道交通再一次增加了300个岗位,共计提供了1800多个安置岗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安辅警增设了1000个安置岗位。这是去年公安部刚刚明确的一种较规范的编制,是警察类的一个新警种,既不是编外协警,也不属于有编制的民警身份,具有管理规范,内部晋级等优越条件,对表现特别优秀的辅警还可以得到转正,其待遇与民警等同,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待遇较高、工作稳定、条件更加优越的就业岗位,市委、市政府特批给济钢职工优先选择。

  市政府还与有关部门协商,有14家省市属国有企业拿出500个岗位,主要集中在二机床、重汽等企业。考虑到济钢职工年龄偏大,学历低这一群体,又具有就业愿望和需求,市政府又提供了500个政府购买服务岗位。这一新的就业渠道与以往的公益性岗位有所区别,其岗位工资也相对公益性岗位较高,并且在安置岗位期间,还将分期分批召开专场招聘会,便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岗位,又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参与。时至今日,安置渠道不仅完全畅通、公开、透明,并且职工择岗的空间更加宽泛、自由、适中,均在高效推进,所有涉及济钢职工、职工家属惠民政策的条款正在陆续兑现。

  在整个采访中,给记者留下最深刻的感受是,处在济钢产能调整的非常时期,从省委、省政府到市委、市政府及工作组,都在按不同寻常的节奏,打破常规合理合法的高速推进,效率之高,任务之重,项目之繁,无一不是在创举中进行,所有参与这项系统工程、惠民工程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都在辛勤地工作,付出着大家所不知晓的艰辛劳动,那饱含对济钢的殷殷情怀无以言表,都将以钢铁为佐证,镌刻在济钢的发展史册上。(晓卫)

发布时间:2017-07-20    浏览次数:30
 
 

@ 2014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号:鲁ICP备15028200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1号 传真:0531-88857676

鲁公网安备 37011202000812号